首届华西产科国际论坛暨第十届产科临床热点会议盛大开幕
电话:传真:
联系人:Email:
会议地点:
联系地址:
会议时间:2016/10/17 0:00:00 至 2016/10/17 0:00:00
中国妇产科网mp2016-03-18 23:22:34阅读(742)评论(0)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2016年3月18日,首届华西产科国际论坛暨第十届产科临床热点会议在此盛大开幕。此次盛会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主办,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主任刘兴会教授担任此次大会主席。
本次论坛以“跨国界,多学科,全角度,聚焦产科”为主题,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同讨论产科危重症、孕期及围手术期管理等临床热点问题,同时还将进行国内外产科最新进展及指南的解读。会议分为多学科处理与合作、产科手术专场、产科最新进展专题研讨及指南解读、国外最新指南解读及产科危重症评估、国内外产科手术大抢救专题讨论及经验分享五个专题,中国妇产科网为您全程报道。
开幕式上,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张林教授、妇产科主任赵霞教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教授,大会主席、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主任刘兴会教授分别致辞。会上,还进行了剖宫产缝合与防粘连技术专家共识启动仪式。
剖宫产缝合与防粘连技术专家共识启动仪式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教授、本次大会主席刘兴会教授致辞
专题1:多学科处理与合作
张林教授:华西产科与基础科研转化医学合作的初步探讨
华西产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围产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张林教授介绍了转化医学的发展背景和与产科、基础科研的关系,并详细介绍了华西产科与西部妇幼医学研究院的发展现状、合作项目、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医院现行政策。最后,张院长呼吁各位同仁一同进行临床、科研合作,共同推动产科诊疗及人才的快速发展。
段涛教授:精准医学在产科的推广及运用
现代社会产科医生不应该仅仅停留于接生,而在于对新生儿常见染色体疾病、罕见病、肿瘤等疾病的预防上。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段涛院长认为精准医疗优势在于对肿瘤、常见染色体疾病、罕见病的处理。全基因组测序在产科的应用是以后发展的大趋势,产科医生应掌握读懂基因测序报告单的技能。随后段教授围绕3则临床案例分享了目前罕见病的一级、二级预防手段,指出目前的预防手段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对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刘进教授:妇产科血液保护,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麻醉与重症医学教研室主任刘进教授总结到:对于手术出血,血容量万万岁、红细胞万岁、凝血功能千岁、内环境长命百岁。对可预计大出血积极开展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已有的手术出血,自体血回输不是禁忌症,有望2020年列入适应证。根据华西输血评分决定红细胞输注指征和量。积极开展手术床旁凝血功能检验和床旁血库。
王晓东教授:早产管理相关问题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导致全球27%新生儿死亡。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王晓东教授认为早产史和宫颈管缩短可作为早产的两个预测指标,可用于确定是否使用特殊类型的孕酮或进行宫颈环扎术来预测早产,fFN阳性预测值低,不推荐作为早产预测的常规筛查指标。早产治疗包括保胎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保护胎儿脑神经(MgSO4)和宫内转运、延迟断脐等。
周玮教授:瘢痕子宫与产后出血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周玮教授认为产后出血的常见病因有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畸形矫正术等,同时需要密切注意特殊类型的瘢痕子宫。对于孕前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造成的瘢痕子宫,一定要详细了解病史,明确手术是微创还是重创。前次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发生胎盘植入的危险为50%,建议在瘢痕子宫伴前置胎盘手术中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拿手的方式。
胡娅莉教授:2015妊娠期病毒感染指南解读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胡娅莉教授分享了CMV宫内感染产前诊断几步曲:明确母体感染及病原体,明确母体感染状态,是否存在宫内感染,预测受染胎儿损害的严重程度。母体原发性感染,则宫内感染风险最高。对超声发现异常,或怀疑原发感染的孕妇,应考虑调查CMV感染状态。确定孕妇原发感染时,应采集羊水检测胎儿是否感染,确定胎儿先天感染时,应密切(每2周)超声随访其表型。
王谢桐教授: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妊娠期管理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王谢桐教授针对狼疮抗凝物(LA)抗心磷脂抗体(ACL)、抗β2糖蛋白1抗体三种抗磷脂抗体(APL)做了介绍,认为LA是妊娠丢失的最有力的预测,ACL IgG比IgM有更大的风险,IgA不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对于无症状或单次流产小于10周的抗磷脂综合征可不治疗,复发性流产小于10周或早发子痫前期、有胎盘功能不良病史的患者,治疗用预防量LMWH+小剂量ASA,确定宫内妊娠开始至产后6-12周,有血栓病史的复发性流产小于10周,采用治疗剂量LMWH+小剂量ASA,确定宫内妊娠开始至分娩前,产后用华法令。最后王教授分享了一例抗磷脂综合征的典型病例。
专题2:产科手术专场、产科最新进展专题研讨
Masoud Afnan:国外产后出血的治疗现状和指南
段涛教授:预防剖宫产手术后盆腹腔防粘共识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段涛院长认为剖宫产粘连预防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是充分止血、减少组织损伤、恢复解剖结构和防止感染。操作要点包括:1)清除积血、胎粪、羊水,术中避免粗暴操作;2)建议采用双层连续缝合子宫切口,注意止血、缝线选择、针距等;3)建议缝合腹膜,关闭盆腹腔,以减少粘连的形成。
刘兴会教授:剖宫产子宫缝合专家共识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兴会教授为与会代表做了精彩的共识解读。共识建议在剖宫产子宫缝合时采用双层非锁边缝合。同时共识建议选择具有抑菌涂层的合成可吸收缝合材料。双层缝合可以改善瘢痕质量,可以显著增加子宫肌层厚度,同时减少了术后子宫憩室的形成,非锁边缝合可在兼顾安全的情况下,缩短手术时间。
杨孜教授:宫颈环扎术的处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孜教授认为紧急环扎术可以在环扎术时取样进行感染检测,存在宫缩或达到早产临产诊断标准病例在收治时就应给予宫缩抑制剂。理论上环扎线的高度是在宫颈内口水平环扎为好,或是越接近内口高度最佳,但当宫颈口已经开大,胚囊已经堵在阴道里的病例,除经腹环扎术外,可以说经阴道的环扎已经很艰难,此时以尽可能达到的缝扎高度为宜。
范玲教授:羊水栓塞案例分析及经验分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范玲教授介绍了典型羊水栓塞表现为急性肾衰和多脏器衰竭,包括长期处于休克及低血压状态,且肾小球微血管内有微血栓存在,肾脏缺血,出现少尿、血尿至无尿,继而发展到脑、肝、心等多脏器衰竭。羊水栓塞常被误认为产后出血,需警惕:产后出血量与DIC程度不符,与休克程度不符,应用宫缩剂无效,可用排除法诊断AFE。
石冰教授:切口设计与缝合技巧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以及一级专家石冰教授从伤口愈合进展、瘢痕形成的影响因素、切口设计等方面为与会者做了精彩学术报告。
刘彩霞教授:产时胎儿手术的相关问题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彩霞教授认为胎儿异常疾病的发现和诊断包括:影像学早期筛查、产前诊断及临床遗传咨询(如:细胞培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无创产前检查等)。产时胎儿手术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其中产科医生应该起主导作用,动态监测胎儿异常的变化,决定分娩的时机与方式,术前和术中抑制子宫收缩、防止胎盘剥离保证胎儿安全,断脐后促进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出血保证产妇安全。同时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
游泳教授: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技巧探讨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游泳教授精彩讲解了子宫双切口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的应用。术前超声及MRI确定胎盘附着位置、覆盖 范围等,设计切口。手术步骤包括:1.进腹、再评估。2.娩出胎儿:第一切口是子宫体部(近宫底)横切口、尽量避开胎盘。注意暂不使用缩宫素以免胎盘剥离。3.分离膀胱:是减少出血的关键步骤,小心分离粘连之膀胱,充分暴露子宫下段。4.捆绑子宫下段:阔韧带无血管区打洞。5.娩出胎盘:第二切口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宫壁及静脉使用缩宫素。6.宫壁创面止血。7.缝合第二切口。
贺晶教授:急性脂肪肝的早期识别和临床处理
急性脂肪肝(AFLP)是一种罕见的妊娠期并发症,临床症状和体征都不特异。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贺晶教授讲解AFLP的早期特点:在妊娠各阶段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妊娠晚期;多胎和男胎更易发生;临床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和不适等前驱症状。诊断的关键在于迅速及时,所有产科医生都应注重培养对AFLP的敏感性,重视妊娠晚期出现的消化道症状,放宽肝功能检查指征。
会议期间小编有幸采访到大会主席刘兴会教授、贺晶教授等知名专家,针对此次会议亮点问题进行详细解答。敬请关注中国妇产科网后续报道。
会场掠影
声明:本文为妇产科网在线原创文章转载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