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聚首,华西论道,千人盛宴空前 ——首届华西产科国际论坛暨第十届产科临床热点会议首日报道
电话:传真:
联系人:Email:
会议地点:
联系地址:
会议时间:2016/10/17 0:00:00 至 2016/10/17 0:00:00
2016年3月18日,三月脚步轻盈而来,春暖花开。在天府之国四川成都隆重召开了首届华西产科国际论坛暨第十届产科临床热点会议。本次会议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主办,大会主席由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主任刘兴会教授担任。特邀纽约England 医疗中心麻醉科、重症医学及疼痛管理科主任、国际组织会长Dr.Aryeh Shander、英国Dr.Masoud Afnan、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刘进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上海产前诊断中心主任段涛教授莅临会议。大会由四川大学校长助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张林教授致辞,论坛以“跨国界、多学科,全角度,聚焦产科”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近1500名产科同道共同见证了此次高水准产科学术盛会。
会场
开幕式
大会主席 刘兴会教授
张林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张林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华西产科基础和科研的转化医学合作的初步探讨”。张教授讲到自已非产科医生,是以基础研究为主,结合产科目前的现状,二孩政策的放开,高危女性增多,但目前的诊疗手段有限,且产科的服务对象又很特殊。为了孕妇及胎儿诊疗需要进一步提高无创、快速的诊断方法。因此提出产科与基础科研相结合,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显得尤为重要。华西医院成立了西部妇幼医学研究院,为提升产科,医院指定新政策,充分利用临床及科研平台,促进临床与基础的融合,鼓励基础科研的医学转化,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健康项目的研究。医院新政策包括:1、入室医生及研究生提供经费,2、要求科研人员无偿提供专业帮助,3、新入职员工提供科研启动经费,4、资助全院职工国外进修,5、提高全院职工参与对外学术交流资助力度,定期开展临床及实验室交流会。最后张教授表示,欢迎大家与华西第二医院进行临床、科研合作,共同推动产科诊疗及人才的快速发展。
段涛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教授的演讲提出了“什么是精准医疗?”的话题。段院长提出:目前产科医学的发展倾向于个体化医疗,产科的精准医疗对于罕见遗传病的产前诊断有着重要意义。罕见病的种类较多,各国定义不同,我国目前也没有确切的定义。对于罕见病我们要做好产前筛查和诊断,做好罕见病的一级预防。与儿科医生、临床遗传医生、胎儿医学医生的无缝链接,并且要大力的进行媒体和社会的宣传。二级预防包括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在胎儿医学的框架下超声技术的应用价值,不再是仅仅胎儿结构异常的诊断,也是筛查染色体异常高危儿的工具。最后段教授对罕见病产前筛查和诊断的挑战提起厚望。
刘进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进教授演讲的题目是“产科血液保护: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刘教授提到目前WHO的全世界调查死亡三大原因:缺氧,出血及感染。对于产科出血我们可以做的是,对于手术出血注意维持血容量、输红细胞,维持凝血功能及保护内环境。对于可预计的大出血积极开展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已有的手术出血,自体血回输不是禁忌症,有望2020年列入适应症。
王晓东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王晓东教授授课题目为“早产管理相关问题”。王晓东教授就早产的概述、危险因素、预测和预防、诊断和治疗做出了详细的讲述。提出了对早产筛查和预防的方法,对于早产的治疗包括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胎儿神经保护、宫内转运等进行详细的讲述。最后王教授对早产的预防和治疗进行总结,对如何识别早产、预测早产及预防早产做了一一阐述。
胡娅莉教授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副院长胡娅莉教授讲述的主要内容是“2015妊娠期病毒感染指南解读”。胡教授对HCMV感染对胎儿的影响,如何诊断CMV的宫内感染的步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胡教授指出:母体感染状态不同,宫内感染风险不同,需要确定母体感染状态有助于筛选出需要确诊的人群。最后总结,不推荐孕妇常规筛查CMV感染,对超声发现异常的,或怀疑原发感染的孕妇,考虑调查CMV感染状态,确定胎儿先天感染,密切超声随访表型,与患者及家属讨论后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王谢桐教授
山东省妇产医院副院长王谢桐教授讲解的主要内容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妊娠期管理”。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也是免疫系统调节失败的结果。对产科医生是一个挑战。王教授通过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疾病分别进行了讲解,尤其对抗磷脂综合征、SLE、系统性硬化症的详细分析,阐述了该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王教授同时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自身抗体及分布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建议对高危孕妇进行孕前评估,进行相关的免疫抗体血清学检查,考虑不良结局妊娠、子娴前期、GDM、VTE风险。同时王教授提出了妊娠期APS的个体化治疗,确定妊娠后给予低分子肝素加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直至分娩。
Dr.Masoud Afnan
英国妇产科知名专家Dr.Masoud Afnan,主要就产后出血的国内外情况进行阐述。在英国,产后出血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但是多数产后出血引起的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预防的。Dr.Afrnan 提出对于产后出血的重点在于预防,确保产后子宫收缩好,积极有效的第三产程管理策略。对于第三产程的处理建议积极管理由于期待管理,降低PPH的发生率。最后对于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启动四步骤:1.联系所有相关专业人员,2、复苏-恢复血容量,3、监控和检查,4、止血。
范玲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范玲教授今日授课的题目是“羊水栓塞案例分析及经验分享”。通过4个羊水栓塞的案例的分享,范教授对羊水栓塞的严重性及危害,以及根据临床表现羊水栓塞可分为的前驱期、休克期、出血期、急性肾衰和多脏器衰竭等阶段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同时对于胎儿娩出后的羊水栓塞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范教授指出:由于羊水栓塞起病急,预后差,临床容易误诊为产后出血、DIC、心功能不全,因此需要进一步鉴别,做出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在临床过程中一定要有羊水栓塞的概念,掌握该疾病的多样性及非特异性,做到边诊断,边治疗,边实验室检查,从而掌握好切除子宫的时机,抢救产妇生命。
杨孜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孜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宫颈环扎术”。杨教授结合中外的文献充分阐述了宫颈环扎术的指正差异及变化,同时从宫颈机能不全与复发流产的因果关系进行论述。杨教授指出:宫颈机能不全考虑宫颈自身因素引起,但是如何考虑母体因素对宫颈的影响而引起思考。杨孜教授对宫颈环扎术的禁忌症、并发症进行阐述,同时对经阴道宫颈环扎术的具体手术操作步骤、手术中的实践要点与难点处理进一步做了介绍。最后杨教授再次对宫颈问题影响妊娠,是单一的问题还是复杂叠加问题提出疑问,希望所有妇产科人共同努力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刘彩霞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主任刘彩霞教授授课内容为“产时胎儿手术的相关问题”,产时胎儿手术是指在胎儿娩出过程中及胎儿娩出后进行的出生缺陷的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外产时处理、完全胎盘支持的产时胎儿手术及断脐后产房外科手术。刘教授对三种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手术方式、手术适应症进行了阐述。最后刘教授总结:对于产时胎儿手术术前评估,排除伴发其他的畸形及手术禁忌症、染色体核型分析。评估母儿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及家庭经济条件,多学科会诊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贺晶教授
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产科贺晶教授授课的内容为“急性脂肪肝的早期识别和临床处理”。贺教授从急性脂肪肝的定义、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对急性脂肪肝进行阐述,提出了肝脏MRI对急性脂肪肝诊断的作用。对于有消化道症状的孕妇对血常规及肝功能常规进行筛查,从而进一步诊断急性脂肪肝,临床上对急性脂肪肝急性分型,了解其严重程度。贺晶教授对急性脂肪肝的鉴别诊断进行详细的阐述,提出治疗原则为监护病人、稳定病情、尽快胎儿娩出、支持治疗。
丁景新博士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丁景新博士演讲的题目是“子宫切口憩室的治疗策略及关键技术”。我国剖宫产率较高,达到50%,部分地区达到70%,丁景新博士从子宫憩室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对其进行阐述。在治疗方案中提出宫腔镜、腹腔镜及阴道手术三种手术方式,并对每周手术方法进行展示。最后总结,临床医生要严格把握好剖宫产指正,手术中切口位置不要选择过低,对于有症状的憩室进行手术治疗。
首日的内容精彩纷呈,无论是直播的主会场,还是同步的分会场,所有的参会代表都满座爆棚,认真听讲,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的精彩内容。以下为今天精彩花絮:
声明:本文为中国妇产科在线转载
留言板